大智客服
地址:新街口正洪街18号东宇大厦12楼
电话:025-84275470 025-84615707
办事指南
WORK GUIDE
版权所有:南京大智职业培训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140270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
Email:651854944@qq.com
邮编:210000
微信公众号
初级会计实务
2018年《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资产4-6节真题
第二章 资产 第4-6节 2018年考试真题
1【单选】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发生变动的是()。
A.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的商品 B.尚未确认销售收入但已发出的商品
C.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的在途物资 D.尚未收到发票账单月末暂估入账的材料
【答案】B
【解析】选项A,已确认销售收入同时要结转相应的成本,因此导致存货账面价值减少;选项B,尚未确认销售收入但已发出的商品,记入“发出商品”科目,其仍属于存货项目,因此不会引起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发生变动;选项C,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的在途物资,会导致存货账面价值增加;选项D,尚未收到发票账单月末暂估入账的材料,会导致存货账面价值增加。
【知识点】存货成本的确定
2【单选】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原材料,2017年3月1日库存甲材料500千克,实际成本为3000元,3月5日购入甲材料1200千克,实际成本为7440元,3月8日购入甲材料300千克,实际成本为1830元,3月10日发出甲材料900千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发出的甲材料实际成本为()元。
A.5550 B.5580 C.5521.5 D.5480
【答案】D
【解析】先进先出,通俗的理解就是优先发出最早日期购入的,本题中,10日发出的900千克甲材料中,优先发出期初结存的500千克,继而发出3月5日购入的400(900-500=400)千克。因此,该企业发出的甲材料实际成本为3000+7440÷1200×400=5480(元)。
【知识点】先进先出法
3【单选】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材料成本。2017年6月1日结存乙材料200件、单位成本35元,6月10日购入乙材料400件、单位成本40元,6月20日购入乙材料400件、单位成本45元。当月发出乙材料600件。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6月份发出乙材料的成本为()元。
A.24600 B.25000 C.26000 D.2300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6月份发出乙材料的成本=(200×35+400×40+400×45)÷(200+400+400)×600=24600(元)。
【知识点】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单选】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20元。本期购进A材料6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10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6320元。另发生运杂费用1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5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为 ( ) 元 。
A.1099 B.179 C.16141 D.16241
【答案】B
【解析】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2000+16320+1400+359=120079(元),计划成本=5995×20=119900(元),故购进A材料的超支差异为120079-119900=179(元)。
【知识点】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5【单选】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6%,价税合计为6032元,该批材料计划成本为42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不考虑其他因素,销售材料应确认的损益为( ) 元。
A.1884 B.1084 C.1968 D.916
【答案】D
【解析】销售收入=6032/(1+16%)=5200(元),销售成本=材料实际成本=4200×(1+2%)=4284(元),销售材料应确认的损益=5200-4284=916(元)。
6【单选】期初材料计划成本500万元,超支差异为90万元。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1100万元,节约170万元。本月领用材料计划成本1200万元,领用材料实际成本()万元。
A.1395 B.1140 C.1005 D.1260
【答案】B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90-170)/(500+1100)×100%=-80/1600×100%=-5%,本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1200×(1-5%)=1140(万元)。
【知识点】材料成本差异
7【单选】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下列各项中,属于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A.发出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税金及附加 D.应交税费
【答案】B
【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选项B正确。
【知识点】消费税
8【单选】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乙企业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W材料,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50000元,加工费为1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600元,发票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由乙企业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4000元。甲企业收回W材料直接用于销售。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企业收回委托加工W材料的成本为()元。
A.60000 B.65600 C.64000 D.61600
【答案】C
9【单选】某企业自行建造厂房购入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6万元,发票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购买工程物资相关科目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16万元
B.借记“原材料”科目100万元
C.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9.6万元
D.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6.4万元
【答案】D
【解析】本题的相关处理如下:
借:工程物资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6
——待抵扣进项税额6.4
贷:银行存款等116
【知识点】建造固定资产
10【单选】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承租方经营租赁租入的房屋应计提折旧 B.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补提折旧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房屋应计提折旧 D.暂时闲置的库房应计提折旧
【答案】D
【解析】承租方经营租赁租入的房屋,出租方计提折旧,承租方不计提折旧,选项A不正确;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无须补提折旧,选项B不正确;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房屋无须计提折旧,选项C不正确;暂时闲置的库房应计提折旧,选项D正确。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
11【单选】某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2016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7年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
A.80000 B.65333 C.39200 D.78400
【答案】A
【解析】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 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0000×40%=80000(元)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0000-80000)×40%=48000(元)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40%=28800(元)
第四、五年的年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28800)-4000]/2=19600(元)
因为该固定资产是2016年12月购入的,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次月开始计提折旧,即从2017年1月份开始计提折旧,也就是第一个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完全相同,因此2017年折旧额为80000元,选项A正确。
【知识点】双倍余额递减法
12【单选】2016年12月15日,某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入账价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设备2017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5.28 B.66.67 C.66 D.80
【答案】C
【解析】年折旧率=5/(1+2+3+4+5)=1/3;2017 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200×(1-1%)×1/3=66
(万元)
13【单选】2015年12月,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初始入账价值400万元,设备于当月交付使用,预计使用寿命5年,预计净残值4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2016年,该设备应计提折旧额为()万元。
A.132 B.160 C.105.6 D.96
【答案】A
【解析】2016年该固定资产应当计提的折旧金额为(400-4)×5/15=132(万元)。
【知识点】年数总和法
14【单选】A公司对一座办公楼进行更新改造,该办公楼原值为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0万元。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生支出600万元,被替换部分账面原值为100万元,出售价款为2万元。则新办公楼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100 B.1050 C.1048 D.1052
【答案】B
【解析】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100×(1-500/1000)=50(万元)。新办公楼的入账价值为1000-500+600-50=1050(万元)。
【知识点】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15【单选】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原材料盘亏 B.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C.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D.由过失人赔付的库存商品毁损
【答案】B
【解析】选项A计入管理费用;选项B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C,计入管理费用;选项D计入其他应收款。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盘亏
16【单选】某企业将其自行开发完成的管理系统软件出租给乙公司,每年支付使用费240000元(不含增值税)双方约定租赁期限为5年。该管理系统软件的总成本为600000元。该企业按月计提摊销。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对其计提累计摊销进行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管理费用20000
货:累计摊销 20000
B.借:其他业务成本20000
贷:累计摊销 20000
C.借:其他业务成本10000
货:累计摊销 10000
D.借:管理费用10000
货:累计摊销 10000
【答案】C
【解析】企业每月摊销的金额为600000/5/12=10000元,该无形资产用于出租,无形资产计提的摊销需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10000
贷:累计摊销 10000
【知识点】无形资产的摊销
17【单选】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该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4万元;另付运费1万,增值税税额为0.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的入账成本为( )万元。
A.151 B.175.1 C.174 D.175
【答案】B
【解析】原材料的入账成本=150+24+1+0.1=175.1(万元)。
【知识点】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
18【单选】某企业2017年12月初资产总额为1200万元,12月份申请银行汇票转入银行汇票存款5万元,从银行提取现金2万元,收到设备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该企业2017年末资产总额为()万元。
A.1207 B.1217 C.1215 D.1210
【答案】D
【解析】申请银行汇票转入银行汇票存款,资产总额不变;从银行提取现金,资产总额不变;收到设备投资增加资产总额,故该企业2017年末的资产总额=1200+10=1210(万元)。
19【多选】2016年12月20日,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其原价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5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下列各项中,该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结果表述正确的有()。
A.2017年折旧额为665万元 B.应计折旧总额为1995万元
C.年折旧率为33% D.2017年折旧额为800万元
【答案】BD
【解析】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选项C不正确;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00×40%=800(万元)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00-800)×40%=480(万元)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000-800-480)×40%=288(万元)
20【多选】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自营建造厂房使用自有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B.基本生产车间使用自有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C.经营租赁租出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D.专设销售机构使用的自有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答案】ABD
【解析】选项C,经营租赁租出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知识点】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21【多选】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有( )。
A.固定资产盘亏的账面价值 B.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
C.固定资产毁损净损失 D.固定资产出售的账面价值
【答案】CD
【解析】选项A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选项B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
【知识点】固定资产清理
22【多选】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专利权入账价值的有()。
A.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设备折旧费 B.研究阶段支付的研发人员薪酬
C.依法取得专利权发生的注册费 D.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材料支出
【答案】CD
【解析】选项AB计入管理费用。
【知识点】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23【多选】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4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8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2.8万元,该无形资产使用年限为5年,按年进行摊销,预计残值为零。下列关于该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2017年1月4日取得该项无形资产的成本为880万元
B.2017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为176万元
C.该项无形资产自2017年2月起开始摊销
D.该无形资产的应计摊销额为932.8万元
【答案】AB
【解析】无形资产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选项A正确;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所以2017年的摊销额=880÷5=176(万元),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该无形资产的应计摊销额为无形资产的成本880万元,选项D错误。
【知识点】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24【多选】下列各项中,关于制造业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A.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自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
B.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可以转回
C.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答案】ACD
【解析】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选项AD正确;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选项B错误;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C正确。
【知识点】无形资产
25【判断】“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借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减少,贷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
【答案】×
【解析】“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借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增加,贷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期末结存低值易耗品的金额。
【知识点】周转材料
26【判断】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暂按估计价值确定成本的固定资产在办理竣工决算后,应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率。()
【答案】√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
27【判断】企业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支出的,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
【知识点】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
28【不定项选择题】某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至2017年发生相关经济业务如下:
(1)2016年6月1日,购进一台设备并交付生产部门使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格为9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2万元,发票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全部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2017年1月至6月,企业将该设备出租,每月取得不含税租金收入0.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08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收讫。
(3)2017年8月,企业为该设备进行日常维修,发生不含税维修费用0.5万元。
(4)2017年12月,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企业支付不含税清理费1万元,经保险公司认定应赔偿损失30万元。该设备已计提累计折旧13.5万元,未存在减值迹象;至当年末,设备尚未清理完毕。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该设备折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016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 B.2016年6月开始计提折旧
C.该设备月折旧额为0.75万元 D.该设备应计提折旧总额为95万元
【答案】AC
【解析】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所以2016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应计提折旧总额=95-5=90(万元),月折旧额=90/10/12=0.75(万元)。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2. 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企业对该设备发生的日常维修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答案】B
【解析】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0.5
贷:银行存款0.5
【知识点】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29【不定项选择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原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日,购入甲材料202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320元。增值税税额为5171.2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2680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2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日,销售甲材料100千克,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元,材料已发出,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3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100千克。
(4)31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28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发出材料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B.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
C.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管理费用 D.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答案】BD
【解析】生产产品耗用材料需要计入生产成本,选项A错误;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计入制造费用,选项C错误。
【知识点】发出材料
2.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5),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12月末原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12月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元
B.12月末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原材料”金额为12800元
C.12月末甲材料的成本为13000元
D.12月末甲材料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答案】ABC
【解析】本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金额为(100+3000+100)×16.25=52000(元),期末剩余甲材料的成本为2000×15+32320+2680-52000=13000(元),选项C正确;期末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2800元,所以应当计提减值准备=13000-12800=200(元),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故12月末记入“存货”项目的“原材料”的金额为12800元,选项B正确。
【知识点】存货减值
30【不定项选择题】某企业2016年12月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3500万元,累计折旧1200万元,未发生减值准备。2016年至2017年该企业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1)2016年12月22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用M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9.2万元。发生保险费用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12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预计该设备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
(2)2017年3月1日,该企业准备自建一栋库房。3月5日,购入工程物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批物资于当日全部用于工程建筑。3月15日,领用本企业生产的钢材一批,市场售价为60万元,实际成本为30万元,相关进项税额为4.8万元。6月30日,确认3日至6日累计支付的工程人员薪酬40万元(此前薪酬已经发放)
(3)2017年6月30日,自建库房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该库房可以使用5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4)2017年12月25日,M设备因雷电后意外毁损,以银行存款支付不含税清理费用1万元,应收保险公司赔款50万元。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假定该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经过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答案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根据资料(1)该企业购入M设备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139.2 B.120 C.122 D.141.32
【答案】C
【解析】12月22日,购入该设备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2
贷:银行存款139.2
借:固定资产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12
贷:银行存款2.12
M设备入账价值=120+2=122(万元)。(P104)
【知识点】购入固定资产
2.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干设备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M设备计提的折旧费计入制造费用 B.2017年M设备计提折旧额为12万元
C.M设备年折旧率为 9.84% D.2017年1月M设备开始计提折旧
【答案】ABCD
【解析】2017年M设备计提折旧额=(122-2)/10=12(万元)。
借:制造费用12
贷:累计折旧12
M设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12/12=1(万元),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00%=2/122×100%=1.64%,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1.64%)/10=9.84%。
【知识点】固定资产折旧
3.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自行建造库房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6月30日,确认累计支付的工程人员薪酬时:
借:在建工程40
贷:应付职工薪酬40
B.3月5日,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2
一待抵扣进项税额12.8
贷:银行存款232
C.3月5日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
贷:银行存款232
D.3月15日,领用本企业生产的钢材时:
借:在建工程30
贷:库存商品30
同时: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1.9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92
【答案】ABD
【解析】3月5日,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60%)19.2
——待抵扣进项税额(32×40%)12.8
贷:银行存款232
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200
贷:工程物资200
3月15日,领用本企业生产的钢材:
借:在建工程30
贷:库存商品30
同时,根据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核算领用钢材的进项税额中以后期间可抵扣的部分(40%)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4.8×40%)1.9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92
6月30日,确认3日至6日累计支付的工程人员薪酬:
借:在建工程40
贷:应付职工薪酬40
【知识点】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4.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2017年12月31日该企业“固定资产”科目余额是( )。
A.3890 B.3600 C.3500 D.3770
【答案】D
【解析】2017年12月31日该企业“固定资产”科目余额=3500(期初)+122(资料1)+270(资料3)-122(资料4)=3770(万元)。
【知识点】固定资产